第44章 雄赳赳气昂昂,誓要老鼠全..(1 / 3)

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

  刘慧珍站在讲台上,此时整个扫盲班四十多个人,都眼巴巴的看着刘慧珍。
  刘慧珍:“大家都是一个胡同的街坊邻居,相信大家伙对我的情况,都不陌生!
  我叫刘慧珍,是个寡妇,带着两个三岁的闺女,吃了上顿没下顿,前一阵,王主任抱着一个孩子,送到我们院子里!
  我一看就喜欢上这个孩子,就决定收养他!
  并且给他取名,沈援朝!
  但是我没有工作,家里也没有钱,要养活这个孩子,我需要工作,幸亏王主任帮我介绍去了救济站,在救济站,我认识了郭大娘!
  是她和我说,只要识字,哪怕我们暂时没有工作,等有了新的工作岗位,也会优先让我们使用,所以,我就决定,一定要好好学习!
  好好认字,原先我是农村户口,为了收养援朝,如今也是四九城户口了!
  所以我想要养活我家援朝,我必须得努力,抱着这个心态,所以我才会一直努力认字.....”
  刘慧珍分享完识字的经验,在班里不少人此时都露出敬佩之色!
  不得不说,刘慧珍心肠真好,家里日子已经破破烂烂了,可还是见不惯人间疾苦,去收养那小婴儿!
  还为了孩子如此努力!
  “刘慧珍同志的学习精神和身上优秀的道德品质值得大家伙学习!
  班里很多同学,其实来的比刘慧珍同志早,但是识字不如刘慧珍同志多,我想大家或许对识字的作用,认识不大!
  这样,下面让刘慧珍同志给大家读几个小故事,大家能够明白,学习识字的重要性!”
  下面孙秀菊听了刘慧珍的话,不停的抹眼泪,她在想,要是当初她能够收养了沈援朝,或许现在她的人生也就不一样了!
  毕竟,沈援朝的到来,改变了刘慧珍的命运!
  想到这里,孙秀菊更加坚定了要和易中海离婚的念头。
  刘慧珍拿起报纸,开始读了起来:“现在给大家讲的故事是川地南边一个阳关村,有一位农民同志叫石某,解放前以种地为生!
  有一天石某正在地里干活,保长忽然过来,给他一封信,让他送到区政府!还得马上出发!
  这位石某一听是急信,当场出发。
  走到半路,遇到了一个做生意的亲戚,这个亲戚走南闯北认识一个字,他听说保长让石某送急信,立刻察觉不对,保长身边那么多人,为什么要普通农民送信呢?
  于是他将信拿过来打开,里面写着:‘送信者,就是我保今年的兵丁,我保任务,业已完成!’
  石某听了这话,大吃一惊,这是要拉壮丁啊,石某知道回不去了,就托人回家报信自己在外地多了两个月,建国后,他就参加了新国家的扫盲班!
  因为他说,不识字就是睁眼瞎,抓壮丁都会自己送上门!”
  “哈哈哈!”
  扫盲班同学听着这故事纷纷哈哈大笑!
  刘慧珍也忍俊不禁,偏偏,这样的故事竟然是真实故事!
  扫盲班老师见大家没有引起重视:“要是大家觉得,现在不会抓壮丁了,那我就换个故事,刘慧珍同志,你再读一下这个!”
  刘慧珍:“去年,一个县城庆祝三八妇女节召开大会,东沿村的妇女结伴去县城开会,这些妇女平时没有出过远门,进了县城啥都觉得有意思。 ↑返回顶部↑

章节目录